今年暑假期间,在校领导的关心和安排下,我校初一和高一的31位师生进行赴新加坡开展为期一周的游学之旅。此次活动,开阔视野,增长见识,收获良多。
从8月3日踏上新加坡国土的那一刻起,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树木,马路旁翠绿的灌木与高架桥上充满生气的花卉,令人惊叹不已。新加坡不愧享有花园城市的美誉。经过几天的参观与交流,我们对新加坡有了一些了解。
这里的人们以华裔居多,有四种官方语言,分别是英语、华语、马来语、泰米尔语。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,感觉到他们大多会说华语、但平常的交流多习惯使用英语。其民族构成分别是华族、印度族、马来族。在街上可以很容易地看见各种语言所写的招牌,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建筑也是应有尽有。各族群文化融合非常和睦。我想,正是这种包容和相互借鉴,使小国家走向强大繁荣。行走在街道上,其市容市貌更是十分优秀,几乎很难看到一片纸屑。足以说明国民素质和治理水平之高
在新加坡游学的日子里,我们去参观了当地的著名景点,如鱼尾狮像、新加坡植物园、科技馆等等。同时去了我们的友好学校——华义中学交流访问。
到华义中学的访问是这次行程的重中之重,来之前已对新加坡教育略有所闻,此行让我们真正贴近了新加坡的教育,真实感受到了这里的教育气氛和环境。
接连两天,我们早上不到6点出发,赶早来到学校。一下车,映入眼帘的便是学校的校训:“仁义智群”。让人自然联想到中华儒家教育思想,感到亲切与自豪。已等候多时地该校教导主任杨主任和学生们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,在学校食堂吃过早餐后,先参加了学校的晨会,这一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:所有学生从教室走出,按照班级位置席地而坐。从晨会开始到结束,无须一人维持纪律,全场鸦雀无声。晨会结束后,杨主任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了该校历史以及办学特色。这里的教育体制和我们有所不同,学生升上中学后,必须接受四至五年的中学教育。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,分配学生就读普通课程,快捷课程或特别课程。修读普通课程的学生可选择普通学术课程或普通工艺课程。并且这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。家长和老师也会和学生交流,因为选学分流及时,可以减少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走的弯路。我们真切地感觉到“教学相长”这一教育理念在这里被彰显的淋漓尽致。
接下来我们在杨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该校各个部室和活动场馆。整个校园干净整洁,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布置有非常卡通的石桌石椅,方便学生休息学习之用,墙上也布置了许多色彩斑斓的油画,这些画都出自学生之手,整个校园色彩鲜艳、环境优美、绿树成荫。
紧接着在杨主任的安排下,同学们被各自的伙伴带到不同的班级,我们四位老师分别参与到不同的课堂体验,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感受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。值得一提的,接待我们的杨主任上的一节读报课,以当天的联合早报为载体,在了解不同的资讯的同时,调动学生积极讨论,发表不同观点,进行思考,既拓宽视野,也提高学生们得思辨能力。在新加坡的课堂上,活跃的课堂气氛营造了“学生讲,老师听;学生问,老师答。”的课堂环境,学生情绪高涨,思维开阔,热烈大胆,却秩序井然。最让学生羡慕的是这里的学生早晨上课,下午3点以后,进行CAA活动。也就是课外活动。该校已经成立多达二十多个兴趣活动小组,诸如舞蹈、音乐、体育等,学生们自主参与,充分发挥自身特长,使学生全面发展。课后,杨主任也为学生们安排了活泼有趣的活动,学生们生龙活虎,积极踊跃地与杨主任作交流。
新加坡是一个小国,这里既没有丰富的资源,也没有广阔的领土。所以,新加坡人最珍视的就是知识,最重视的就是教育。培养高素质、高文化的人才始终是新加坡政府教育部门的目标。这也是立国之本,强大之本。
在新加坡短短一周的经历,使我们认识了新加坡。新加坡虽不大,但每天都有不同的风情出现在我们的面前,从中感受到该国的文明,繁荣,自然,亲切,热情。这一次经历不仅仅锻炼了我们,增长了见识。特别是,大到一个国家,小到个人,都需要自强不息,积极进取的精神,以及包容开放,积极改变态度,这才是我们爱国爱校,成人成才的根本。